診療項目
齒顎矯正
2020-02-03

認識齒顎矯正

有長期咬合不正常或是牙齒排列美觀間題的人,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會利用固定式或活動式的矯正裝置,來調整排列不整齊的牙齒,以將齒列狀況改善至最適當的排列及咬合。

我需要做齒顎矯正嗎?

通常需要做齒顎矯正的人,分為下面兩類:

1:先天性咬合不正: 

此類型以先天遺傳因素居多,例如:上顎前突(暴牙)、下顎突出(戽斗)、下顎後縮、開咬或錯咬、上下顎骨過度發育或發育不完全、先天缺牙、多生齒等。

2. 後天性咬合不正

受後天環境所影響,例如:乳齒早期喪失、恆齒萌發異常、恆齒喪失、牙周病、不當的肌肉作用、不良的口腔習慣或行為等。
 
多數人以為齒顎矯正是為了美觀,但其實它背後有更多健康理由:
● 咬合不正容易導致下顎關節疼痛、牙齒磨損
● 牙齒排列不整齊,使得清潔不易,增加蛀牙風險
● 長期咀嚼不均衡,影響腸胃消化功能

因此,無論您屬於何種類型矯正原因,是為了牙齒美觀,抑或是為了健康問題,明品牙醫由衛福部齒顎矯正專科訓練完成的醫師團隊,擁有豐富的矯正經驗,會從您的外觀作整體考量,幫助您恢復齒列的整齊、維持口腔的健康,展露出自信笑容。

什麼時候做齒顎矯正最好? 

齒顎矯正一般而言並無年齡限制,但是越早越好。矯正適當的時機視病患排除骨性生長發育所導致咬合不正情形,最佳時機是在乳牙要更換為成人牙的晚期,約10至12歲左右。由於此時期為乳牙幾乎完全脫落轉換為成人牙階段,因此,部分成人牙尚在萌發易於牽引移動,另一方面仍可利用乳牙轉換為成人牙,有較多餘之空間來排整略為擁擠之牙齒。

近幾年,成人矯正的機率也很高,因其罹患牙周病或早期拔牙,導致牙齒移位或缺牙,在做假牙或植體膺復療程前,也常需以矯正治療調整歪倒移位的牙齒,以利後續人工植牙或假牙贗復。

因此,何時做齒顎矯正最好?考量了許多自身因素,例如:咬合不正之原因、口腔衛生之條件、及患者對矯正治療的動機等。依據明品齒顎矯正專科醫師的經驗,矯正諮詢是您了解自己牙齒最快的方式,醫師會先了解患者對矯正的需求及預期成效,進行矯正評估與建議。

齒顎矯正常見的選擇

1. 傳統金屬矯正器

多由不鏽鋼或鎳鈦金屬製成,醫師將金屬矯正器黏著在牙齒表面,藉由橡皮筋及金屬線增加拉力,來幫助牙齒移動到理想位置,由於矯正器與矯正線是綁在一起的,摩擦力較大,患者感受較為疼痛。回診頻率約3~5週回診一次,由醫師調整矯正裝置讓牙齒順利移動。

2. 自鎖式矯正器

同樣也是一種金屬矯正器,但與傳統矯正器不同的是,自鎖式矯正器本身有設計滑蓋裝置,只要將蓋子打開,放入矯正線後再蓋上,便能將矯正線固定在矯正器上,不必再綁橡皮筋。因此,牙齒受到的摩擦力和壓力減少,疼痛感也比傳統矯正器降低許多。自鎖式矯正器調整也較為便利,醫師可以快速地調整矯正線,操作的時間縮短,減少了患者長期張口的不適感,增加治療過程的舒適度,矯正初期牙齒移動速度也比傳統矯正器還快,所以自鎖式矯正器是現今多數醫師選擇的矯正系統。回診頻率次數約3~5週,與傳統矯正器相同。



以上兩種矯正器皆是黏著在牙齒表面,由於牙齒上多了矯正器和矯正線,因此,飲食上需要避免吃太硬、太大塊和太黏的東西,以免造成矯正器脫落和矯正線刺出,除此之外,矯正器上容易卡有食物,需要多花費時間清潔牙齒,以免造成蛀牙問題。